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也许你很难想象,为保住12亿新能源补贴不流失,这家公司得确保3个在建项目共105台风机年底前全部投产。而今年的6月和9月,这家公司的风机还两度陷入迁址风波、17台风机被迫重新选址,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施工队伍进驻难度增大、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年底投产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许你很难想象,这家拥有13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46.55万千瓦、占比今年集团在山东在建风电项目40%的公司,用15个远程运行监控人员节约了近800万元的人工成本;
也许你很难想象,在它的9个风场中有2个“85后”场长,还有一批又一批的90后生力军不断涌现, “前浪掌舵, 后浪追风”的工作激情,让公司在2020年一年内,就成功开展技改创新项目17项,促生13项QC课题……
这些与“不可能”角力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这里——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分秒必争保12亿补贴
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不断进步、发电效率日益提高,为保障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增量新能源项目将不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全电量竞价时代”正式到来。而这,也给山东新能源公司今年在建的3个项目上了迫在眉睫的投产倒计时时钟。
近年来,受土地空间和环保红线影响,风电资源获取难度越来越大,且由于风场建设范围广、风机机位多,征林征地点多面广,民事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山东新能源公司在建的青岛大村项目就在今年的6月遭到阻工,5台风机面临重新选址,项目陷入僵局。
如何确保年底前顺利投产,搭上享有补贴电价的“末班车”,成了山东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苑宏利每天都在操心的事儿。摆在他面前的天平是:重新选址,会丢掉最好机位,平均利用小时受损,影响发电效益; 继续僵持,工程难以推进, 若不能在年底并网发电,要丢掉4个亿补贴!
眼看进入下半年,5台机位还悬而未决,为最大程度降低错失最佳风资源的损失,公司领导层快速决定重新选址、重定设备!
仅一个月时间协调沟通完成采买流程,7月开打风机基础,11月吊车进场。截至11月底,该项目已有17台风机并网投产,剩下的5台风机将于12月18日并网。最后关头快速决策不仅追回了工期,更换机型还使该项目总发电效益优于预期。
对比青岛大村, 夏津二期项目更是一波三折: 项目于今年五一开工建设, 初期由于设备供应不足,一半风机需临时更换型号,设备更换导致图纸调整、风机选址时间延后;此间当地市政规划决定新增高压线路和水源地工程,导致既定的12个机位需让位迁移。时间紧迫,山东新能源公司只得请设计院二度选址; 然新的选址方案刚落定,重新规划的12台风机机位又被划进了山东省“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国家自然资源部出台的政策明确表示,基本农田上不再安排建设规模。
按照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和20年风电机组生命周期计算,夏津二期项目在年内实现全部投产,将会多营收8个亿。和大村一样,和时间竞速的难题再次摆在苑宏利面前:“回到初选地挪走高压线路、改道水源地工程,方案审核最快,可工程量浩大、年底投产简直‘天方夜谭’。没有过多时间考虑,awc万象城决定第三次选址!”
年底投产急如星火,苑宏利干脆驻扎县里,每天拿着图纸跑去县长办公室游说,这一住就是一个月。终经多次努力,12台风机被批准重新改建在非基本农田上,不仅如此,夏津二期项目还被县里列为“乡村振兴项目”市重点工程, 为后期开工扫清所有障碍,为年底投产争得了时间。截至11月底,该项目50个机位已全部打完基础,26台风机完成吊装。
快速决策,看的是魄力,放眼未来,灵活应变,体现的却是山东新能源公司大局意识下的发展智慧。
“孵化器”行动助力后浪筑梦
2015年5月,山东新能源公司正式将风机控制SCADA系统落户到烟台总部,为各个风电场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自此,公司所有风机、每个风机近千个信号点的数据,都借助断电续传技术,以0.5秒的更新速度传送到远程集控中心并存储。 公司通过横向隔离、纵向加密等一系列技术改造,编制了集控中心第一本运行规程,完成硬件升级;又通过深度解析、独创可快速检索显示信号的“智慧图纸”等举措,不断优化系统实操性。
“从第一台投产风机传来的数据开始,awc万象城用五年时间建成了国电电力所有风电企业中最完整的数据库,这个持续优化管理和分析的集控中心,不仅为现阶段风机性能损失的探讨,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更权威、更先觉性的数据支撑,还大大缓解了公司运维力量严重不足的压力。以每个风电场最少配备6位运行人员、平均每人20万计算,15人的团队替代了9个风场54名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每年可为公司节约780万元的人工成本。而随着风电场陆续投产,集控中心将来可节约的人工成本逾近千万。除此之外,集控中心释放的人工效能,也大幅度提高了监盘质量,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谈起集控中心,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孙涛的骄傲溢于言表。
“awc万象城的集控中心是一支娘子军,大家不用远离城市,能更好兼顾家庭,幸福指数提高了。”办公室主任逄宇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公司一方面给予员工家的温度,一方面开疆拓土成立新风场,让年轻人有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人才孵化器”计划,为他们的梦想丰满羽翼。
线上,公司依托新媒体平台,精选课题,开展“全员开讲”技能交流培训,鼓励大家以故障引讨论,以经验探思索,以实操促改进; 线下,公司传承 “师带徒”优势,为年轻员工建立快速成长的通道。公司通过购置变桨模拟器,聘请技术专家,变轮毂为教室,对检修人员进行更安全、更具实效性的强化培训。这些全覆盖、多角度的创新培训方式,让公司在2020年国电电力风电运检竞赛中斩获佳绩。
在干部任用上,公司解放思想,制定竞争性选拔机制,大胆启用“后浪“,让干部的使用机制全、出路多。在创新、技能等专业比赛中获奖得名次,成为员工晋级、晋岗的重要考核依据,“用成绩问前程”的激励制度也让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威海新区风电场的“85后”场长侯艳军,就是公司培养的青年人才之一:“以前在环境封闭的风场工作久了, awc万象城很多年轻人会逐渐失去朝气。现在岗位多、上升空间大,大伙儿都卯足劲儿丰富知识储备、增加实操经验。”
“公司鼓励年轻人多组建技改创新攻关小组,awc万象城小组的24伏技改项目,用加装在线路上几毛钱的灯泡作 ‘电路片警’,解决了烧件换件的大问题”;
“awc万象城给塔筒的防风倒钩,从最小的细节解除安全隐患”;
“去检修的路上听老师傅线上分析经验,检修完回到房间研究图纸,小风月awc万象城拼技改,大风月awc万象城守旧利费,风场的日子再也不枯燥了……”
风电场的青年员工讲起工作中的故事滔滔不绝, 眼中满是冲劲儿和自信。正是企业给了年轻人更清晰的职业规划,才极大激发了他们扎根风场、干事创业的激情。
公司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为创新驱动生产、冲刺四季度塑造更多可能。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开展的17项技改创新、工会与生产结合促生的13项QC课题都将在年底前马上投入使用。
截至11月底,山东新能源公司发电量累计完成6.92亿千瓦时,累计安全生产3013天,实现经营收入3.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
奋力拼搏战胜诸多“不可能”,让山东新能源公司赢得了当下,全面创新、管理变革和产业升级又让公司赢得了未来。全力冲刺四季度,山东新能源公司还在继续书写风电人永不停歇的“追风”精神,开拓着智慧企业建设“两提升一打造一推进”的新局面。
版权所有:awc万象城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