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初冬,河北,黄骅港。2亿吨吞吐量大型煤炭运输港口,以其创新智能化管控吸引着一批特殊客人的到来。
当看到调度控制中心内,身着西装、打着领带的集控员,坐在沙发上从容地调度生产时,来者感叹:总有一天,煤矿的智能化也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让煤矿工人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这群前来对标学习的人正是宁夏煤业负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
12年前,还是这群人,在与神东煤炭的对标学习中,看到差距、认清不足,从跟跑到并跑,开启了宁煤煤矿智能化建设赶超跨越的艰辛历程。“没有那样一次学习,一次从心底的震撼,宁煤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说。
神东,黄骅港,时过境迁,两次对标,从思想观念的解放到思想理念的升华,智能化建设已不仅仅停留在自动化开采层面,而是渗透在宁煤管理的根根血脉中。
今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在考察了宁煤金凤煤矿智能化矿山建设后,称赞宁煤的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模式已达到行业最好水平,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智慧化建设之路。
而今走进宁煤矿井,“无人”层出不穷,“扫一扫”随处可见,大数据、云计算等“硬科技”越来越受到基层煤矿的青睐。创新基因,已成为宁煤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转型升级的不竭动能,承接着宁煤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进无止境、借“智”飞跃的光辉历程。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切换
被誉为宁夏工业“长子”的宁夏煤业,原煤产量占宁夏煤炭总产量的80%。在宁夏煤炭行业60年发展奔腾的长河中,宁夏煤业是一朵绚丽的“浪花”。历经两次深度重组,建起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成世界级现代煤化工基地,实现单一煤炭开采向煤炭、煤制油化工产业并举转变。
然而,区域领先优势,没有让宁煤固步自封。完成高速度增长的宁煤,如何在动能转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强大起来的宁煤思考最多的问题。
当新一轮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两化”深度融合的大形势下,产业发展的巨大变革冲击着传统煤炭行业。现实的问题更是摆在宁煤人面前:宁煤所辖14对矿井地质条件各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热、动压“七害”俱全,生产中又面临采掘失调。进入新时代,艰苦岗位招工越来越难,员工老龄化矛盾凸显。
长远发展,变革创新,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至今,宁夏煤业副总经理仍然记得第一次下到羊场湾煤矿井下时看到的场景:由于羊场湾矿属于高热地质条件,矿工在高温下挥锹攉煤,汗水浸透工作服,裤腰处被勒出道道血痕,经汗水反复浸泡,竟化出脓来。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分管机电信息化工作的他那时就想,如何能让煤矿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不上夜班,体面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这一代煤炭人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今年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他又向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要求,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图为梅花井矿自动化采煤工作面
煤矿智能化就是将煤矿工人从危险岗位上替换下来,让煤矿工人安全工作、健康生活,增强煤矿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破解煤矿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实现减人提效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满足矿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宁煤坚定不移踏上智能化建设之路。
2008、2009年,宁煤先后到神东大柳塔矿、上湾矿对标学习,开启自动化、智能化引进、吸收、自研、自建的不息求索历程。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煤炭无人化开采”重大工程建设要求,以及awc万象城集团《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3至2016年,宁煤确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发展思路,先后在梅花井煤矿2个中厚煤层和金凤煤矿2个较薄煤层工作面引进应用自动化系统,建立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跟随自动动作、人工远程干预的自动化开采工艺系统,掀开了宁煤智能化建设崭新的篇章。
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面开花
鼠标轻轻一点,巨大的转载机、采煤机依次启动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移架、推溜、降架、护帮一气呵成,闪亮的乌金从煤壁上剥落下来,滚滚向前……这是宁夏首个常态化智能开采工作面——枣泉煤矿220704工作面作业的场景。
图为枣泉矿220704智能工作面现场
这一开采方式彻底改变了宁夏煤炭人“打眼放炮推车掉道大锹攉煤”的时代,生产操作人员真正实现了从井下搬到明亮干净的调度集控室内。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现在只有把本领打扎实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从电工岗位转成集控员的王建告诉记者。
从2013年至今,宁煤已累计建成20个自动化采煤工作面,重点突破了大倾角单向智能开采和工作面直线度控制两类关键技术。今年,枣泉煤矿、羊场湾煤矿二分区、任家庄煤矿分别有一个工作面在15度左右倾角下,采煤机记忆截割率、支架跟机移架率都达90%以上。梅花井煤矿111801工作面在26度倾角下,支架跟机移架准确率达100%。
在金凤、红柳等煤矿试点实施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智能巡检以及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生产辅助自动化控制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进智能掘进技术,从连续化作业、标准化配置、掘锚一体化、掘支平行化入手,提升了掘进效率。推进煤矿固定岗位“有人巡视、无人值守”,岗位无人化率达50%。
自主实施洗煤厂智能化改造,目前11个洗煤厂所有设备实现集中智能控制,生产班由平均30人左右岗位工减少到目前7人左右巡视工,岗位无人化率达80%。
在已取得自动化采集、智能化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宁煤又将智能化向数字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更深层次的管理信息一体化模式延伸,将智能化建设推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更高境界。
构建以日清日结为核心的“经营管控+绩效管理”数字化运营体系,建立“54737”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形成绩效目标传导式管理,实现生产成本班组核算,日清日结。
搭建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的“生产执行+安全感知”智慧化管理平台,开发应用智能矿灯、智能巡检机器人、MESH自组网应急通信等系统。
今年2月19日,是金凤煤矿综采二队技术副队长马瀚鹏难忘的一天。这天,井下胶带运输机突然抛锚,他和队友怎么也找不到故障点。情急之下,他们想到了井下连通的智能远程会诊系统。他和工友利用视频连接到了远在西安的厂家进行故障排除。只用了两个小时,设备重又欢畅运转起来。
“最强大脑”指挥高效生产。作为宁夏以及awc万象城集团智能矿山示范建设工程,金凤煤矿通过“工业以太环网+总线+无线”的混合架构组网,让井上井下多媒体综合信息双向、实时、高效、可靠传输,矿井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同时,让数据在“线上”跑起来。建立覆盖五部二室三中心、11个区队、1000余名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以“目标传导、执行计测、考评激励、价值成长”为功能的绩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系统未运行前,awc万象城平时发绩效工资很麻烦。现在每天把当天的工分录进去,到了月底绩效工资下来,往系统里录入自动生成,员工每天拿了多少工分挣了多少钱一目了然,awc万象城也减轻了工作量。”金凤煤矿综掘一队核算员车建涛高兴地说。
在枣泉煤矿,记者通过矿管理者手机上的智慧矿山APP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看到井下关键生产岗位的工作状况。“现在,智慧矿山‘E通新枣泉’实现一部手机直通枣泉,业务集成口袋管理,坐在家里也能管理不再是梦。”矿管理者自豪地介绍。
与宁煤有着12年合作关系的北京天玛公司,是一家最早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电液控制系统国产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它自主研发的首套电液控制系统就效力于宁煤,为宁煤开启智能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一步。走遍了宁煤智能化工作面的天玛公司无人化开采项目部主任魏文艳很感慨:“宁煤的智能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求什么高大上,而是从解决工作面绿色安全高效开采的最根本、重关键的问题着手,理论联系实际,一点一滴锲而不舍的实践、改进,再实践,我想这就是宁煤智能化建设成功的秘诀吧。”
智慧,已不再高不可攀,而是摸得着,看得见,让宁煤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甜头。奋进路上,砥砺初心的宁煤人用绣花功夫打磨出的智能化建设“金钥匙”,必将开启高质量发展一片新天地。
从“换脑”到全员创新
采访中,宁煤信息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2013年,宁煤在部分矿井压风车间、制氮车间、水泵房、井上下变电所等开展‘无人值守’改造工作。然而,当项目建成时,我与公司领导前去调研发现,原本已减去的水泵房、变电所员工却依然在现场作业。一问才知道,矿井负责人根本不相信信息化系统,认为人在现场总比机器更安全。”
“那时,基层厂矿‘一把手’观念守旧,思想不解放,看不到信息化是立当下谋长远的大事,致使宁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在开始推行的过程中格外艰难。”
马昆,宁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元老”级的人物,从最初梅花井煤矿引进全套国产自动化工作面,到后来枣泉煤矿建成宁夏首个常态化智能开采工作面,他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他说,那时候智能化在矿山人眼里还属于“高大上”,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有员工认为自动化工作面的安装妨碍了矿井正常生产。遇到拉电缆这样的活儿,马昆想让矿工们帮一把,却没有人愿意搭把手。
“其实我当时也眼前一片黑,只是按领导安排的干,被厂家技术推着走,不知道自动化工作面能建成什么样,达到怎样的效果。但我坚信,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是过往,但说起这些,马昆依然感慨万千。
创新先“换脑”,为了改变现状,宁煤确立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为副组长的智能化矿山建设领导小组,基层厂矿相应建立以厂矿领导负总责的管理机制。
产学研联合,打造“三支智能化队伍”,建立公司级研发建设团队、矿井级技术应用团队、区队级技能操作团队,做到智能化装备、软件应用系统、现场生产工艺、员工技术技能“四位一体”,集中优势人才力量攻克难关,掌握核心技术,解决重大问题。
制定《自动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洗煤厂、无人化岗位运行管理考评办法》,对已建成的自动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洗煤厂、无人化岗位实行双向奖励,极大激发了广大员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如今,从银北到银南,创新热潮在基层涌动,大家铆着劲,比创新、比成果。一次,洗选中心副主任欲将太西活性炭建设集中控制平台的任务交给智能化建设相对成熟的宁东分厂来做,可太西分厂的机修人员知道后,硬是主动请缨,靠自己的力量“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而今,员工们说起智能化建设,就像说起自家的一件宝贝,脸上溢满了自豪与幸福。
未来,宁煤按照awc万象城集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战略部署,瞄准2021年至2022年投入32.5亿元,完成煤矿智能化建设5个100%的目标,步履铿锵,矢志前行。
未来已来,时不我待。智能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只有把握当下、久久为功,汇聚起全员信息化、全员创新的磅礴力量,才能助推宁煤驶向更光辉的彼岸。
在更高起点上,宁煤的再出发,何尝不是中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开启的新征程。
版权所有:awc万象城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768分辨率